• 大石桥市实施青山工程综述——留住青山寄乡愁
  • 资讯类型:热点关注  /  发布时间:2015-05-20  /  浏览:2874 次  /  

大石桥市实施青山工程综述

——留住青山寄乡愁



  走在蟠龙大街,仰望官马山,层层叠翠、花草相间的自然美景便映入眼帘,让你想像不到昔日这里满目疮痍、粉尘弥漫、寸草不生的面貌;到迷镇山赶庙会时,错落有致的庙宇在一片翠绿中若隐若现,丝毫找不到曾经被废弃的采石坑零零散散分布在山体上的景象……今昔两重天的变化,是大石桥市坚定不移实施青山工程的“杰作”。
  作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青山工程是实现我省“十二五”生态环境大幅度修复目标的重点工程。我市的青山工程在起步之时便加速前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投入到整治工作中,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经济与环境并重的方针,使青山工程与矿山生态治理和土地整治相结合,与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与发展沟域经济相结合,与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青山保护长效机制相结合,真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
 

 
       青山工程深得民心
  青山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为了让这一“民生工程”深入人心,赢得老百姓的真心支持,我市编织了一张宣传大网。在镁都,新闻媒体说“青山”、田间地头唠“青山”、大院炕头聊“青山”,铺天盖地的宣传,加上林业人深入到百姓家中宣传政策法规,让桥市所有老百姓都知道,青山工程不仅会给他们带来眼前的实惠,更能保障他们的长远利益。正因为宣传细致深入,才使得桥市百姓对青山工程支持有加,纷纷拥护,积极退耕还林。正如黄土岭的一位老农所说:“‘小开荒’还林的政策非常好,虽然不种地不打粮,失去了眼前利益,但是栽上树木之后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长期受益,所以我们村的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表示支持。”
       青山工程装点家园
  大石桥可谓是三山环抱,一水中流。山,对于我市来说分量很重,而以“治理青山、恢复生态”为核心的青山工程,对于镁都来讲意义显得更深远。因长年失修失管而致山无颜、水无色的镁都,如今在青山工程实施之后,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城更美了,生态更好了。尤为重要的是,未囿于青山工程本身的镁都,跳出工程看工程,跳出工程干工程,将青山工程与“富民工程”紧紧捆绑,使得镁都的青山工程最终绿了青山,蓝了天空,美了环境,富了百姓。
我市的青山工程自实施以来,可以说做得实、进展快、成效佳,“小开荒”还林工程、超坡地还林工程以及围栏封育等治理工程都已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小开荒”还林工程完成18978.95亩、超坡地还林完成3023.77亩、围栏封育完成5.7万亩,均已按序时计划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青山工程中的闭坑矿生态治理也得到了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共完成闭坑矿治理75公顷,栽植各类苗木近13万株,播种草籽1650公斤,平整场地56万平米,恢复林地30万平米,迁出坟茔近400盔。
  数字也许略显单薄,但不单薄的是桥市看得见、感受到的郁郁葱葱的绿。在蟠龙山脚下,昔日的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尘,长期弥漫在镁都的上空,给附近的蟠龙山,尤其是官马山山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官马山部分山体覆盖了一层水泥灰,已经不具备植被生长的自然条件。现如今,水泥厂停产了,山上的新疆杨、刺槐、油松、地锦等树木茂密成排,野花遍地开放。蟠龙山美了,官马山绿了,人们目光所及,只见满眼的绿在微风中荡漾,色彩缤纷的花在阳光下绽放,人们徜徉在环境优美的镁都,感受别样的风景!
  在东部镇区,“小开荒”还林工作可谓是推进扎实,成效显著,原本被村民将树木林开荒种地的山坡如今已是一片绿洲:一座座青山绵延相连,一片片林木茁壮成长。周家镇、汤池镇、黄土岭镇、建一镇的开荒农户纷纷领到免费的苹果树、梨树、榛子树等树苗后,便主动将开荒地还林栽上了树苗。而今,东部山区的景美了,空气好了,百姓也受益了。
  我市在青山工程大手笔的治理过程中,还注入了文化元素,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发展。蟠龙山文化产业园由蟠龙山城市客厅、蟠龙山广场向东延续,利用弃置闭坑矿山1500亩建设了文化创意园、龙首商业街以及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文博馆、名家收藏馆、奇石公园、迷镇山摩崖石刻等等。目前,这一民生工程已投资4亿元,涉及动迁户345户,动迁企业4家,动迁面积达14.6万平方米,这一“民生工程”的打造将促使桥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大力改善,旅游休闲质量大大提高,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青山工程普惠百姓
  山,绿了起来,百姓的钱包,自然也跟着鼓了起来。如何让青山工程取得实效、取得长效,成为鱼和熊掌兼得的“富民工程”?我市在实际工作中开拓思路,寻求最为有利的切入点。为此,将青山工程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与发展林地经济相结合、与一县一业相结合,让还林之后的农民照样能够富裕。
  我市在“两退一围”中加强“小开荒”还林治理工作力度,并使“小开荒”还林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大力推进不同镇区、不同土壤条件栽植不同树种的办法,进一步推进“小开荒”还林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小开荒”还林治理中,汤池镇以寒富苹果为主、周家镇以大龙袍李子为主、黄土岭镇以大榛子为主进行还林栽植,实行产业规模发展,不仅调动了农民还林的积极性,还切切实实地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此外,我市还采取专业合作社与还林户联手发展的办法,即各镇区实行还林户以开荒地、超坡地经营权入股,专业合作社以管理耕种权入股的合作形式,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按股分红。这一合作方式不仅解决了还林户的资金、管理、技术和风险等方面问题,还解决了还林地弃管问题,同时还扩大了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规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达到了合作双方共赢的效果,真正促使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绿了城市、富了百姓的青山工程在给桥市百姓带来福祉的同时,还着实促进了沟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周家镇在“两退一围”中积极打好“退一片地,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牌,依赖境内的三道岭、周家两座水库,依靠享有盛誉的弥陀寺和大金寺两座寺庙,打造周家杏花节,吸引周边地区游客前来踏青赏玩,促进了周家镇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全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各镇区在还林整治的同时,还开展技术指导,引进经济植物,争取实现还林治理的前提下保证农民的经济效益。黄土岭镇在还林之时积极探讨多年生草本蔬菜、木本蔬菜的引进和培植,积极为农户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带领百姓踏上致富道路;汤池镇东苇子峪村抓住可靠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提前购置苗木,降低采购成本,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汤池镇塔峪沟村对农民培植苗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让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免费学习栽植技术。
  去年陌上花似锦,料得今春别样红。我市的青山工程仍在扎实、有效地进行中。如果说青山工程可圈可点,深入民心,博得拥护,这是因为我市将青山工程的根基深植于百姓间,将实施青山工程的立足点扎根于百姓间,让乡愁牢记在百姓心中。也唯有如此,大石桥的青山工程才能真正成为造福后代的伟大事业。大石桥这座辽南小城市正因青山工程而获益,可以预见,这座城市必定会因青山工程的助力而腾飞。      (记者 车微)
 
 
 
来源:大石桥新闻网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大石桥房产网 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33号 辽宁蜻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业务:13234170409(孙经理) 15566359409(刘经理)
网站客服QQ:603476333  联系电话:0417-6933618
辽ICP备2020015845号-1
回顶部